新闻中心 分类>>

林书豪泪洒专访,亚裔球员的荆棘王座,为赢得尊重的血泪征途

2025-10-20 14:16:21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洛杉矶一间能俯瞰太平洋的玻璃幕墙训练馆内,林书豪刚刚结束一组高强度投篮训练,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滴落在地板上,形成一小片深色印记,当被问及职业生涯早期那段刻骨铭心的黑暗时,这位历经NBA、CBA浮沉的老将,眼神骤然变得深邃,仿佛瞬间被拉回到十多年前那些充斥着恶意与敌意的球场。

“那不只是垃圾话,”林书豪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一种被岁月打磨后的沉重,“那是针对我亚裔身份,赤裸裸的、系统性的侮辱,在场上,我被称呼为‘中国佬’,对手会刻意用我完全听不懂的亚洲语言模仿口音来嘲弄我,他们会说‘滚回你的国家去’,甚至在我完成一次漂亮上篮后,会听到有人怒吼‘他根本不该出现在这个球场!’。”

林书豪泪洒专访,亚裔球员的荆棘王座,为赢得尊重的血泪征途

这段尘封的往事,并非发生在遥远的野球场,而是在林书豪高中乃至大学时期,那个本应充满希望与梦想的起步阶段,他坦言,这些伤害并非孤例,而是几乎所有亚裔运动员在追求职业道路上都曾遭遇或正在遭遇的“常态”。

“人们只看到了‘林疯狂’那一瞬间的绚烂,仿佛我的成功是一夜之间从天而降的奇迹。”林书豪顿了顿,调整了一下因回忆而略显急促的呼吸,“但他们没有看到,在这之前,我为了获得一个平等的、不被预先贴上标签的竞争机会,付出了比同龄人多出数倍的努力,一个白人或者黑人球员打出一场好球,可能会被称赞有天赋、有潜力,而我,同样甚至更好的表现,换来的评价往往是——‘他很聪明’,‘他很努力’。‘努力’成了一个限定词,它潜台词是:你缺乏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,你走到今天,靠的是苦行僧式的自我折磨,而非真正的实力。”

林书豪泪洒专访,亚裔球员的荆棘王座,为赢得尊重的血泪征途

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,构筑了林书豪乃至整个亚裔运动员群体必须面对的无形壁垒,他深刻地指出,在北美主流体育文化中,亚裔男性形象长期被“去雄性化”,与身体对抗、运动天赋等词汇绝缘。“当我们踏入球场,我们首先要做的,不是击败对手,而是击碎这层厚重的、由刻板印象凝结成的坚冰,我们需要连续不断地、以压倒性的优势证明自己,才能勉强换来一句‘哦,他原来真的会打球’的认可,而这种‘认可’本身,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。”

为了打破这层坚冰,林书豪的付出是血淋淋的,他描述了无数个清晨,当城市还在沉睡,他已开始在健身房与体能教练进行近乎残酷的核心力量训练;无数个深夜,他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球馆,重复着成千上万次的投篮,直到双臂麻木,直到保安不得不来请他离开。“我的训练量,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,甚至是自虐的,但我没有选择,我必须确保我的技术毫无瑕疵,我的身体足够强壮,我的表现无可指摘,因为我知道,一旦我稍有松懈,等待我的将不仅是球场上的失败,更是那些‘看吧,我早就说过亚裔不行’的嘲讽。”

这种“必须完美”的巨大压力,伴随了他整个职业生涯,即使在“林疯狂”时期,席卷全球的赞誉背后,也隐藏着更为苛刻的期待与审视。“那段时期,我仿佛成了一个符号,我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胜负,而是整个亚裔社区的希望与尊严,我赢,是亚裔的胜利;我输,似乎就成了亚裔‘天花板’的印证,这种重量,是其他族裔的球员很难体会的。”

已过而立之年、辗转多国联赛的林书豪,对“尊重”二字有了更通透的理解,他认为,赢得尊重是一场漫长的、需要代际努力的战争,而非靠一两个人的爆发就能一劳永逸。

“我们需要的,不仅仅是球场上的几个英雄。”他语气坚定地说,“我们需要的是从社区篮球、高中联赛、大学体育每一个层面,都有亚裔面孔自信地出现,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,我们需要打破那种‘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’的单一成功模式,鼓励更多的亚裔孩子去追逐他们的体育梦想,并且在他们遭遇不公时,整个社区能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。”

他特别提到了近年来在NBA崭露头角的日本球员渡边雄太和八村垒,以及一些在NCAA打出身价的华裔新星。“看到他们,我感到非常欣慰,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表现,一步步拓宽边界,改变叙事,但这条路依然很长,我们不仅要能打入这个圈子,还要能在这里站稳脚跟,发出自己的声音,参与规则的制定,直至最终,让‘亚裔运动员’这个身份不再需要被特殊强调,它只是一个普通的、多元背景中的一种。”

采访的最后,林书豪望向窗外蔚蓝的大海,那里海天一色,界限模糊,他意味深长地说:“我职业生涯早期遭受的那些辱骂,现在听来或许刺耳,但它是我的一部分,也是推动我不断向前的动力之一,我想告诉所有年轻的亚裔孩子,无论你们想成为球员、科学家、艺术家还是企业家,你们都可能面临类似的挑战,不要害怕,不要退缩,用你的实力,用你的卓越,用你永不言弃的精神,去赢得你应得的一切,尊重,从来不是别人施舍的,而是靠自己一寸一寸争取来的,这个过程无比艰难,但每一点进步,都会为后来者扫清一丝障碍,照亮一寸前路。”

他的话语,不仅是一位老将的肺腑之言,更像是一份掷地有声的宣言,回荡在训练馆中,也必将回荡在无数正在为梦想和尊严而战的亚裔青年心中,这场关于尊重的征途,远未结束,但火炬已然传递。

搜索